关于 Design Scenes

再一次出发

Design Scenes 第三版最新标识:巴别塔

在 Design Scenes Weekly 时期,它的简介为:

本通讯为设计视角下的互联网资讯观察与节选。内容除了自身界面设计职业相关的信息外,还会涉及字体、品牌、产品体验、数码电子、商业新闻、创投与增长(无投资建议)等杂类信息。

现在 Design Scenes 转型到非定期更新,且内容不再是每周资讯传递,而是回归博客文章类型。写一些想写的东西,不止设计,而是将自己一段时间「折腾」的结果记录并分享给他人,想着能帮到别人就好了。

内容依然涉及上述范围,不会涉及国内政治等其他风险争议信息。


之前 76 期 newsletter 归档在 Craft 上。

Design Scenes Weekly 归档

你仍然可以在我维护的 newsletters 列表查看我订阅的所有信息源。

等待 Tana 开放页面分享现在的 weekly 记录。

周刊封面存档 | 博客封面存档 | 友情链接


时间线

  • 我在之前写过一些文章
  • 觉得每日获取信息越来越多,应该整理下来,发到微博
  • 之后在微信公众号进行每周微博总结,温故知新;
  • 公众号环境过于封闭,在竹白建立 newsletter
  • 由于身体原因停更 newsletter;
  • 我回来了;

幕后

我是 fenx——

  • 一名普通的 UI 设计师,目前 Design Scenes 只有我一个人打理;
  • 我的职业背景应该没有任何让你感兴趣的地方;
  • 人在北京苟活;
  • 偶尔会让女友帮忙检查错字;
  • 有两只猫可以让我放松心情;
  • 不勤快,写作也可能是为了麻痹;

工具栈


Design Scenes Weekly 如何诞生

最早打算记录平时所见所闻的时间是 2020 年年初,原因是每日的获取信息越来越多,如果走马观花一样浏览完这些信息,感觉实在浪费。

后来到六月中旬打算开个微博记录,即正文中「偶尔」出现的 @ Design_Scenes。写了一个月后,到 V2EX 的设计节点发了个宣传帖,原因也有写在里面。目的主要是找到一些可以交流想法的人,但事与愿违,这可能是内容质量、受众、微博平台等等原因。

就这样权当个人记录写了 10 个多月后,感觉还少了些什么。当时每周还会产出不少记录,就打算做个每周总结温故。排查一番各个平台,决定在公众号这个内部环境里建立个新账号,以个人公众号的方式去添加内容,顺便体验一下写公众号。

写到第 10 期时,开通了知乎专栏,因为那里的 SEO 看起来挺不错。这样微信内外都有内容驻留,我本质上还是希望自己的内容能提升自我的同时也能帮助到其他人。

我逐渐发现这两个平台的很多缺点:

公众号无法随意插入外链,编辑器体验极差,媒体资源限制多,还总想让我开通视频号;

知乎的编辑器体验比公众号强一些,但因为我的内容通常带有很多链接,怀疑知乎专栏会内容限流或降低权重。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知乎不再有关注专栏一说,只能关注人,让我很不适。

第30期时最终决定停更知乎专栏,迁入到更「自由」的 newsletter 平台竹白来当服务器蛀虫。依旧保持初衷:自己随便写写,随缘帮帮他人。但也碍于这样的执拗,一直找不到(或者说在逃避)去「宣传」自己的机会。而一旦提起「宣传」这个词,会让我觉得我对自己的内容足够满意,这是与事实相矛盾的。

为了避免 newsletter 带来更多的中英夹杂句,也为了避免被定为未出版非法刊物的「周刊」二字,这里暂时称为每周通讯了。在写通讯的过程中,我对各平台的分工也有所明确。首先微博那里,就如第31期提到的,自己的碎片时间减少加上对设计类信息的筛选门槛提高,写作的重心逐渐转移到每周通讯这边。在这边的「杂事」栏目里可以写下更不受拘束的信息题材,还给自己好奇心一个空间。

再添加了语句推荐「摘录」、游戏推荐「劳逸」和图像推荐「映像」小栏目,完善到了现在的内容结构。这些大抵是我的互联网冲浪兴趣领域了——阅读和游戏,还有着一颗向往艺术却又无法触及的心。

我把自己的内容归类到多手信息运输。写了两期后,为了防止无意义的信息泛滥,我又强迫自己如果分享出一个信息,要给出经过自己理解加工后的文字阐释,也就是自己的想法(当然也没有100%执行)。如果看到一个信息自己没有想法的话,要么是自己完全不懂的领域,要么是无意义的话题,这两者都没有分享的必要。要么略过,要么加入我专门的收藏夹,观望后续。比如 Josh Wardle 的那份被 NYT 收购的公告

反过来没有分享的内容,一是我可能没看到;二是看到了,也有些想说的,但感觉没什么必要,比如 Product Hunt 的 Golden Kitty Awards 2021,其实槽点很多,但是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做。「今天的通讯就写到这里了」。

随着内容增多,每当我能 callback 往期内容时,都会增加一丝愉悦——这是对自己榆木记性的奖赏,也是对得来知识的贪婪。可能再 callback 几次,「它就是我的了」。

—— Design Scenes Weekly #41

2022 年度感想

按照习惯,发布新主题时都会事先搜索一下关键词。搜了一下 newsletter 发现确实很多人都开始在写,也看到了这个帖子 为什么忽然间大家都开始做周刊了。里面的楼可能有点跑题,但也是我这一年来所纠结的问题:为什么别人要来看我的 newsletter?

自己的背景:2017 到 2019 年在写博客(notion.com)。新工作后闲余时间少了很多,便很少写长文,于是把微博当做设计主题 daily notes 写了 1 年。后来把一周发的微博整理总结发到了公众号,越来越感觉自己在被「设计」主题所束缚。最终在去年的 5 月份(第 7 期)开始写点别的。

  • 每当新的一周来临,就像你玩的 roguelike 游戏回到了起点,去探索之前未曾去过的区域,去思考怎样走出某处迷宫,去构筑打破障碍的技能……这是自己的好奇心驱散迷雾后留下的轨迹——每个坚持写 newsletter 人都有自己的初衷和驱动力,这个是我的。

当然纯粹的搬运还是少了点差异化,总要加点自己写的东西。但是又如何保证自己写的东西是别人需求的呢?这是一段很长的探索历程,但从旁观视角来看,我的初衷可能已经被扭曲,变成要写「给别人看的内容」这种标榜需求。

这就有点像,早年一直在讨论的「我该不该开始写博客」、「我要写什么类型的博客」这种问题。当时我的立场是,要写。写作是一种「思维游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写则忘。不论写的内容价值如何,我觉得写下去就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Newsletter 这种东西可能也是如此。

  • 价值是读者判断的。自己也是自己的读者。
  • 非科班出身的我自学界面设计时,都是照着书手动用笔抄写书上的词句,所以一直对「搬运工」没有抵触感。我理解一些人对信息二道贩子的不屑,我也理解这更像是两条路上的人不那么恰好的偶遇。
  • 当然要写,也要写的有逻辑有组织性。已经没有高考了。

同时,对自己内容过分地卑辞也有愧于订阅者。之前我一直桎梏于这个问题而故意没有去宣传自己的 newsletter,最近对这个问题——「为什么别人要来看我的 newsletter?」——一个暂时的答案决定是:「爷不想了」。

我只是千千万万打工人中的普通一员,我既没有高层级的信息资源,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产出一手原创立场。这些不是我的定位,是我的目的定位。

  • 所以我来 V2EX 发帖分享一下自己的 newsletter。

下面还有一些其他的碎碎念:

  • 写本通讯时,经常会看到投资和业务人员两种视角。只注重前者就会丧失一些产品的理/感性细节,只注重后者就会失去迷路最终结束旅程。现实最残忍的是,两者兼而有之也会失败。
  • 我在第 25 期后(第一次)鸽了一期,原因是第 26 期的那个周末是调休导致的单休,而那天我又在医院度过了一整天。回家后就在下一期里加入了图像 Alt-Text,虽然不是那么严谨地描述文本。看了不少无障碍的文章,起码自己要有些小行动。
  • 微信编辑器很想要个存储「字段样式」的功能,最想要的还是把编辑器换个新的。
  • 给自己「留条后路」。比如前阵子我决定以 48 期为一年,剩下 4 期用来放假。
  • 想轻松地讲好一些事情很难。我希望之后自己的文本更易读易懂一些。我最开始关注 Not Boring 这个 newsletter 也是因为这个,见证了 Packy 订阅数一路的飙涨,然后组建了自己的 VC(详见 #27 )……
  • 所谓易读易懂不是「瞧不起」订阅者,而是类比文学上的精炼文字。我到现在都没有在公众号文章里加入「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长按二维码关注」这种引导,因为没有必要。
  • 就像「毁掉一个爱好就把它变为工作」一样,把一些习惯或习惯变为「新栏目」也要谨慎……如果要加,可以加上「不定期」字样降低预期。
  • 多个 newsletter 遇到重复的信息怎么办?请多一点宽容,说明这条信息可能真的很流行。你看任天堂直面会每次一公布不也是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 感觉敲键盘手指疼?可能该剪指甲了。
  • 错字就像蟑螂,总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写作猫可以抓蟑螂,但它不是专职抓蟑螂的。比如第一段中是「当做」还是「当作」?这取决于是否把宾语 daily notes 视为抽象事物。
  • Newsletter 最大的缺点是,它会占用你的时间。所以在此之外,自己就要有效率地学习新事物。或者例如现在,本来晚上准备打开 PS5 玩一会游戏,但是写完这篇主题后发现时间又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