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1 过去那些启发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去年在找工作时受到不少热心人的帮助,也给一些人带来了麻烦……另外上次邮件忘记设置文章 url,导致从邮件打开会 404,都是我的疏忽。在这里容我先传达诚挚的谢意和歉意。

我对年终总结没什么想法……不过我想可以写写,受到哪些作者的启发。寥寥数笔,无法概全。优秀的作者有很多,本文未提到之处也有很多优秀的作者在耕耘。


Design Scenes 名从何处而来已不记得,只是这个写作想法脱出于 Designer News(后简称 DN)。彼时刚入行不久,见惯了各种 showcase 网站的甜言蜜语,DN 评论区的尖锐让我着迷,原来大家的设计思维也有这么多异化的一面。此后我也养成了以「批评角度」入主的习惯,但始终怯于表达——

  • 对于自身,是否有批评资格?
  • 对于他者,批评得是否恰当?

后来我读了艾略特的《批评批评家》一书,不仅对文学评论界有了一个模糊轮廓,更主要的是从文学大家的思维中找到了可依赖的角落。艾略特开头引用:

批评,或可套用弗·赫·布拉德利讲形而上学的说法,就是“为我们靠直觉相信的东西勉强找些理由,但找这些理由本身也就是直觉”。

从艾略特的这几篇演讲中,可以看到其背后的一些「朴素」。他觉得批评这东西也是直觉向的,也是个人并带有私心的,也有虚荣、傲慢一面,也会在意他人的评价。同时他也认同文学批评的必要性,是「文学鉴赏标准的转变速度的调节嵌齿轮」:

当嵌齿梗塞住了,评论者牢牢地嵌在上一代人的鉴赏标准里,机器必须无情地加以拆卸和重新安装;当嵌齿松开了,评论者接受了新鲜风尚作为衡量文学作品优良的充分标准时,机器必须停住,收紧。

当机器发生了这两种毛病的任何一种时,毛病的效果是在人们当中制造分裂:一种人在任何新事物中看不出任何好处,另一种人却除了新事物外,在任何别的东西里面看不出任何好处。由于这个缘故,旧事物的古老和新事物的怪诞、甚至于招摇撞骗的性质,二者都加剧了。

这里将文学鉴赏替换为设计鉴赏貌似也没有违和。我们的职业随互联网一起发展,从平面设计大河中分支生出一条充满工业化标准的溪流。为了提高效率和减少交互门槛,界面设计追求同化、消减个体表达,建设统一的秩序美感。更不用说前有绩效数据施压,后有可行性的难堪,我们的呼吸空间其实很少——而这里的批评,我希望更能提供多一些讨论空间,多一些道路。说你想说,做你想做。

批评批评家
《批评批评家:艾略特文集·论文》收录了艾略特从1917年开始到1961年间的9篇评论文章和演讲稿。这位在文学界享有极高声誉的评论家有着独到的眼光,对众多文化现象进行了评论,如对文学批评的运用的论述,另…

艾略特总结了四种批评家:

  • 职业批评家:文学批评作为唯一声望来源,每篇文章为新书面世而作;
  • 批评爱好者:为作者声辩,发掘那些曾被忽略的引人入胜之处;
  • 学院派批评家:有其他隔壁领域名号,专业严谨,但是又不局限;
  • 副职批评家:本身就是同体裁作家,此时的批评为业内提供了一种独特角度;

将文学批评替换为设计批评,再上升到互联网,我们能发现很多这四种类型以及之外的作者。除了启发,其实也饱含羡慕。

Money Staff

第一次得知 Matt Levine 是在 Elon Musk 上演 Twitter 大戏时期,作为杰出的「马斯克观察家」,Matt 的 “Oh Elon”栏目提供了不少有趣而独特的视角,也因此关注了 Money Staff。就像 Bloomberg 其他 newsletter 一样,主站新闻虽然需要付费订阅,但是 newsletter 可以(在邮箱里)免费阅读。

阅读数期后,我发现了 Matt 的游刃有余。他总是以一个非常简单易懂的类比开头,再引申到新闻事件本身的逻辑。这让很多信息繁多的金融类新闻阅读起来非常轻松有趣,易于消化。这背后抽象出来的类比模型离不开 Matt 丰富的金融知识和从业经验,以及画龙点睛的幽默感。所以要写出一篇有趣的文章,要付出比表面更多的精力去理解内容本身和拓展,厚积薄发。

The Eclectic Light Company

另一种角度,The Eclectic Light Company 的 Hoakley 对 macOS 的了解堪称入木三分。但互联网上并非总有 macOS 新闻,每周五天都在写 macOS 内部细节,娴熟的技术,敏锐的观察和持久的热情缺一不可。

Web Curios

当然并非每个人都是技术大能,行业资深,这些从来都不是写作的门槛。Web Curios 是一份分享各种奇怪链接的周刊。它的作者也叫 Matt。Web Curios 的内容大都处于互联网边缘,和 Naive Weekly 一样,对互联网文学情有独钟,挖掘出那些不为人知的网站,对不爽的事情直抒胸臆,感觉 Matt 总有聊不完的天。这导致每周的 Web Curios 内容非常充实,上万字词,阅读时间总是需要至少半小时。Matt 解释了他为何要这么做:

But, to be serious for a second, it’s because the web is obviously horrible and has ruined us as a species, but it is also amazing because of all the incredible, strange, mad, odd, obsessional, creative, interesting, sad, terrifying, stupid, evil, cruel, selfish, venal, poignant, funny, disturbing and utterly human content that people put on it. I think it’s A Good Thing that there are some places online that help spread the word about some of all of the amazing stuff that exists out there, outside of the walled gardens of many people’s online experience. You don’t get this shit on Insta, is what I’m saying.

至于读者该怎么阅读,他的观点是,请把 Web Curios 当作一场储备过剩的自助餐餐厅。厨师在后厨源源不断生产内容,至于谁来消费,如何消费都无所谓!来者皆是客。

Built for Mars

我很喜欢 User Onboarding 的内容形式,用幻灯片的方式分析产品的引导流程。讲述方式也很轻松幽默,充斥着 meme,后来停止更新,继而转型做其他事情了。所幸后继有人,Built for Mars 便是之一。

Built for Mars 将这种形式不再局限于 onboarding,同时流程保持单一任务不复杂。此外还增加了复盘总结内容,提炼知识点有助于消化。开通了 UX Bites 栏目来搜集设计细节案例。我之前大多数 app 开箱体验文章都是这个思路。

最近 Peter 推出了付费制度,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发邮件告诉老用户“你不必付费订阅”,也算是志同道合了。

Design Lobster

有一段时间,我的周刊涵盖主题越来越多,展开主题消耗的精力也逐渐增加,导致多而不精。Design Lobster 每周关于设计的主题不到5个,但也能给予人启发,举一反三。后来写到顺手,也开始挑选哪些信息值得一提,哪些对于优秀的订阅者们是不必要再提的。

Creativerly & so on

有一种作者,对待每周的内容非常认真;即使工作繁忙再抱怨也未曾拖延过内容;他们将一些原则践行到底;他们尊重读者的知情权,会特别标记出佣金链接。Creativerly 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还有很多其他优秀的作者也是如此。之前写周刊每当想鸽的时候,总是会以这些作者作为精神动力,想看看自己的 # 后面变成数百期后会如何。虽然中间停笔一年,不过还好捡回来了。


展望新的一年,打算先把目前的一些灵感债还完(/写完),然后开始做一本小册子总结上段工作经历,加到作品集里开始寻找新的机会。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一些开发、建模上的知识,以及通关更多的游戏!可能的话也想推进一下「迁出北京」,以考察名义到各个城市住上一小段时间,啧啧。

文章中提及的作者可点此查看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些帮助,可以请我的猫吃罐头 ↓

带有微信赞赏码和文字 A kind and compassionate act is often its own reward. 的横幅图像

订阅 Design Scenes

发布最新文章时,会以邮件通知你
zelda@link.com
订阅